岳父母身體欠安,依舊來幫忙採桂竹筍
桂竹筍的採收期好像快結束了,
像這樣能密集地冒幾株,已經不好找了.
長得很分散
難得看到粗的,再拍一下.
一早的第一批,還是採收了一堆.
能採收的區域變小很多,
即使上周有下大雨,
但只能採收到離道路高約20公尺處,
再高,就採收不到了.
往岳父房子的路上,
正在做河道治理.
這位置原本是香蕉園,
也就是之前拍到雞母蟲的地方
晤...表土全尻掉一層,
沒養分的黃土堆在上面.
還是回眸一照,
整治中的河道.
還好雞寮沒動到;
不過雞寮旁原本有微生物活動激烈的一攤沼澤,
黑黑的,還看的到表層白色的微生物活動;
該處將倒下的香蕉給消化,變成黑色的泥炭.
我原本想把該處當成[快速消化香蕉幹]試驗區,
還特地搬了一枝香蕉幹丟進去,
可惜被掩埋掉了.
雞寮
河道整治
休息,補充能量與水後,換地方繼續採,不然不夠賣.
這邊也不好找
不過,還是收集了兩かぎ
真.農婦,露[一手]
整理整理,
只賣好吃的部份給人客.
QC有做好,才能有好價.
下山順道採集的 沙梨橄欖
[放任農法]種的呦!
放滿一爐灶,是很基本的啦!
當日,有同學中午喜宴,
做完事就回府.
關心一下先前白整的地.
原本光禿禿的看起來沒營養的地,逐漸開始綠了.
這塊作為自然農法試驗地,
超~~有挑戰的,是從零分的養分開始.
晤...好強的生命力,
厥菜原本是長一堆;且長在較陰涼處;
這株厥菜則是於光禿禿的土地重生了.
先前於光禿禿的黃土,
我一條一條的撒撥了(沒有埋進土裡)大豆綠肥,
打算當作促進自然農法,縮短時間的武器.
當時撒完後,由於水管還沒接好,所以沒有澆水;
過三周還是一片黃土,
還以為綠肥的種子死光光或被吃光光了.
沒想到,綠肥還是長起來了.
要不是老婆有點出來,
不然我實在是分不出綠肥跟雜草的差別.
比較陰涼處長的怏然之物
這地方是先前被工程機具重壓的地方,
當時拿鋤頭挖,感覺此地只比石頭軟一點..
大花咸豐草,作為開路先鋒.
死硬的地方,近照.
死硬的地方,換角度照.
原本以為綠肥種子死光,
沒想到還能長出來
希望長一些後,
可以倒伏下來,變成草皮.
分不清的我,被老婆笑阿呆.
有些葉子有大洞,
於現場有發現兇手,
沒錯,就是豆莞菁!!
啊~遠靠河岸那邊,先前沒有挖光光,
草長一堆.
美人腿...
這堆枯草下,
新的草長得很慢,
這算是草生栽培的驗證吧!
講到豆莞菁呢,
牠的幼蟲專吃蝗蟲,
可以說是設計來專剋蝗蟲的.
但是,設計的不好呦,
居然設計成沒有天敵,
鳥沒在吃豆莞菁,
那變成只好靠人自己控制豆莞菁的數量了.
我的作法是~~
看到豆莞菁,
立馬拿硬物拍落到地,
然後快速地踩扁牠.
以最短的時間完結,
是我對牠最大的慈悲.
最後回程時,
經過「半套自然農法」的橘子園時,
(註:沒施肥,沒灑藥,但沒種綠肥或各種肥的,
也無做任何害蟲的物理防治,其實是放任農法啦.........)
我感到好奇,
這橘子園,長滿了大花咸豐草,
但看不怎出有豆莞菁的影子.
我那塊地,
豆莞菁吃大花咸豐草,吃得爽爽的,
但橘子園那怎麼就沒影子?
這大概是自然農法所說的,
所謂的人智,不如自然吧!
最後附上六點多去採收桂竹筍時,
一大早山羌在那邊發情的聲音.
(影像不重要,沒拍到主角)
山羌與不知什麼鳥的叫聲.
這種環境,想不想來這露營呀?
岳父目前不准我開營地,
嗚嗚.